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北京统战理论研究基地)2025年课题招标公告

发布时间:2025-02-24 11:44:51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北京统战理论研究基地)2025年课题招标公告


按照工作安排,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北京统战理论研究基地)2025年课题招标申报工作正式启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选题方向

根据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全国统战部长会议等主要精神,按照党中央和市委有关决策部署要求,结合全市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实际,围绕以下17个选题方向进行年度课题公开招标。

1.制约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专题研究(包括但不限于“有哪些”、如何形成的、怎样破解);

2.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专题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如何全面准确深刻地把握其科学内涵、如何精准认识近年来所做的工作和目前现状、如何总结成绩经验和问题短板、如何更好完善的思路举措等);

3.防范化解统一战线领域重大风险隐患专题研究(包括但不限于风险隐患的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工作、重点人员、重点环节、重要风险点等;建立健全统战领域风险隐患协调处置机制,优化风险处置的时度效,加强统战领域宣传舆论阵地管理等);

4.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专题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涵要义、生成逻辑、内在结构、运行机制、价值功能、未来发展以及如何提升该制度效能,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和话语体系等);

5.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理论、历史、现实问题专题研究(包括但不限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成绩经验、问题短板,以及如何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的思路对策等);

6.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专题研究(包括但不限于进一步解决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面临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持续治理非法宗教活动,抵御境外利用宗教向高校等渗透;加强和改进基督教工作;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等政策法规研究等);

7.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专题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直联机制试点;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识别评价、动态优化机制;知联会新联会等组织规范化建设专题研究等);

8.新时代网络统战工作专题研究(包括但不限于有序推进统战系统网络工作资源整合及平台建设,促进统一战线政治优势与互联网信息技术、互联网思维方式有机融合,更好实现对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团结、联系、服务和引领,推动统战工作广泛覆盖、提质增效,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等);

9.新形势下民营经济领域统战工作专题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健全促进“两个健康”工作机制;促进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民营企业家在先富促共富中的作用;改革完善光彩事业组织实施机制;《关于加强新时代工商联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情况调研等);

10.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和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专题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健全爱国同乡社团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港澳青少年统战工作谋划部署,致力形成国内外支持“一国两制”的统一战线等);

11.新形势下对台统战工作专题研究;

12.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海外统战和侨务工作的专题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巩固壮大海外知华友华力量,提升海外统战工作协作机制效能,加强侨团规范化建设,华裔新生代精英涵养工作等)

13.加强新时代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专题研究;

14.建立健全统战工作责任体系专题研究;

15.统战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工作相互“嵌入”“纳入”和“融入”策略与机制研究;

16.统一战线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和自身各领域工作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究;

17.增强统一战线各领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专题研究。

二、招标对象

主要面向各民主党派市委、统战系统各单位、党校、社会主义学院、高等院校和社会科研院所等单位专家学者。

三、选题要求

课题组应当紧密围绕选题方向进行申报,可根据选题方向自行设计研究题目,题目力求精准规范,一般不超过30个字符。

四、投标办法

(一)课题申报以课题组方式进行,每个课题组一般不少于3人。申报人应当同时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2.具有副高级以上(含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博士学位,不具有该条件的,可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及一名正高职称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社院和统战系统单位工作人员无职称但有研究能力的,可由所在单位相关负责人书面推荐;

3.原则上为社院、党校、高校、科研院所、智库和统战系统单位工作人员,其他单位人员不得单独申报,但可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

4.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成果积累。

(二)课题申报人所在单位需具备一定资格: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担信誉保证。以兼职人员身份从所兼职单位申报课题的,兼职单位须审核兼职人员正式聘用关系的真实性并承担项目管理职责、承担信誉保证。

(三)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项目申报需遵守如下约定:1.作为项目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且必须从事实际研究工作并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实施;项目负责人须征得项目参加者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2.已获得其他项目资助的选题,不得以基本相同的内容进行申报;3.不得以与已发表或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进行申报。

五、申报程序和时间安排

1.申报人可登录北京社会主义学院网站(www.bjsy.gov.cn)下载申报材料。申报人须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对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一经发现查实,视情节轻重作出终止或撤项处理。

2.申报人所在单位(责任单位)科研管理部门须填写本单位《申报材料汇总表》(1份)并加盖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公章,于2025年3月20日前提交至北京社院科研管理处。

3.《申报材料汇总表》《申请书》和《论证活页》电子版请于2025年3月20日17:00前发送到邮箱:keyan@bjsy.org.cn,邮件标题命名为“2025基地课题申报+课题组负责人+申报单位”,逾期不予受理。

六、中标办法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将通过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择优确定中标课题。经批准立项后,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将与中标者签订《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北京统战理论研究基地)招标课题委托研究协议书》,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研究成果及相关数据归招标单位所有。如以作者名义公开发表,须经招标单位同意。公开发表、网络发布或内部报送时,必须注明“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北京统战理论研究基地)2025年招标课题”字样。

七、成果要求

年度课题招标工作一般在4月完成立项,7-8月开展中期检查,8-9月提交初稿,11-12月组织结项评审。

研究成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论述有力、言之有物,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体现前瞻性、理论性、创新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研究报告:课题组以研究报告形式提交结项成果,字数8000-10000字。

2.成果要报:课题组须同时提交一份成果要报,字数3000字左右,随附500字左右的亮点说明。

八、经费资助

中标课题给予相应经费资助,每项课题资助1-5万元,最终资助额度以立项批复数额为准。项目经费实行预留资金制度。签订立项协议书后拨付项目经费总额的60%,项目研究通过审核验收后拨付项目经费总额的40%。

联系人:尹老师 姬老师 84622745

址:北京市朝阳区高原街6号 北京社院科研管理处

编:100029

箱:keyan@bjsy.org.cn


附件:1.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北京统战理论研究基地)2025年招标课题申报书

http://www.bjsy.org.cn/cmsak/upload/attach/2025/2/b72fdfb0-8cb1-4134-936a-699f5845d4bd.docx

2.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北京统战理论研究基地)2025年招标课题论证活页

http://www.bjsy.org.cn/cmsak/upload/attach/2025/2/0dc80e9b-0704-49ee-a3e9-4d979a0a54ea.docx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

北京统战理论研究基地

2025年2月21日


来源:北京社会主义学院